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周迎新莅临我们作学术报告
发布时间:2025-04-08 作者: 来源: 浏览次数:
4月7日下午,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周迎新教授应邀在天心校区世纪楼14楼报告厅作题为“新加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未来展望”的学术报告,为我们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、视野开阔的学术盛宴。报告由副院长雷明锋教授主持,学院众多师生到场聆听。
周迎新院士结合新加坡土地资源紧缺的国情背景,从国会立法、国土规划、政府政策到技术与人才储备,系统介绍了新加坡地下空间开发的顶层设计与实践经验。报告以地铁线路、共同沟、排污系统、地下军火库和储油库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,深入讲解了地下空间总体规划、城市地质调查、科研投入、数字化管理和地下水循环系统等关键内容,并展望了地下物流、仓储、水资源管理和地下科学城等未来发展方向。在分析全球地下空间开发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,周院士指出了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,如空间识别、成本效益、跨部门协调、法规建设、地质风险与人才培养等问题。他强调,地下空间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高度重视前期规划与统筹管理,倡导地上与地下协同规划,并建议设立跨部门工作机制、完善三维地质信息,在政府主导下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协同参与,实现地下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。
报告结束后,周院士与我们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,围绕新加坡地下空间开发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、人工智能在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,以及韧性城市的构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,并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提问。张学民教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。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师生对地下空间开发的认识视野,也为相关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有益启发。
周迎新,新加坡工程院院士,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士。曾任新加坡国防科技局地下工程部主任,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副主席,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亚洲区主席。现任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亚洲区主席兼理事,国际隧道学会地下空间委员会顾问,《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杂志》编委,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委员,国际隧道协会教育基金讲师。获2018年新加坡国防科技(工程)个人奖,分别于2013和2020年入选新加坡工程师名人录。主要从事岩石力学、岩石动力学的研究、地下空间的规划应用与工程实践。在国际相关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,编辑出版专著和论文集9部。
(一审:张学民、周中 二审:罗玲 三审:乔世范、雷明锋)